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小鸟游真寻 的博客 博主等级

离谱🙃至极,博主是一只懒虫。

  • 累计撰写 34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12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11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春风十里v4.0

小鸟游真寻
2025-04-11 / 0 评论 / 3 点赞 / 13 阅读 / 0 字
温馨提示:
本站资源仅供学习!
作者:小鸟游真寻(笔名)王浩天(本名)

春风十里

虞山公园的柳梢刚泛鹅黄,白茆山歌的调子便随春风在青瓦间流淌。新芽在晨雾里摇晃,像老艺人教唱时挥动的手,指缝漏下的阳光,与记忆中的时光重叠。

清明前遇见卖艾草的阿婆,她指尖银镯碰着玻璃轻响,忽然哼起《正月里来梅花开》的半句。这调子勾出童年画面:老艺人用柳枝编草环,山歌声从晾着蓝印花布的院落飘来,惊飞檐角麻雀。春风吹散的音符,早在时光里埋下种子。

深秋的敬老院,雕花窗棂的茱萸香囊尚留药香。老木匠在轮椅旁打磨榫卯,手背老年斑斑驳,凿子却在木料上精准开出细花。他说年轻时下田对歌,薅秧唱《莳秧歌》,挑担唱《隔岸对花》,言罢对着梧桐树哼起来。扩音器声音失真,嗓音里的辽阔却让满室秋光柔软——山歌藏在老匠人的掌纹里、木料的年轮中,在倾听者心里生长。

樱花季的社区非遗展上,老戏台前扎双马尾的小姑娘跟着传承人学唱《东乡调》,奶声奶气的调子混着樱花香,让雕梁画栋的戏台焕发生机。廊下竹匾里,晒干的山芋干换成印着山歌歌词的文创书签,竹篾间夹着年轻的樱花瓣。

暮色里走过青石板路,老屋门楣的柳环簌簌作响。忽然懂得,白茆山歌从不是凝固的标本,而是流动的春风:在阿婆的艾草香里苏醒,在老木匠的榫卯声中延续,在孩子的童声里绽放新姿。当传统木盆变成环保竹匾,工尺谱化作数字音符,变的是承载形式,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温度。虞山柳枝年复一年抽新芽,山歌调子也会在每个春天重新响起,在掌心相递的温暖里,长成永不凋零的文明之树。

柳梢鹅黄又在晨雾里摇晃,山歌调子正随春风漫过青瓦。夜风送来的音符,原是时光漏下的阳光——那些被守护的调子,早已在每个春天,长成新抽的嫩芽。

 

3

评论区